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正文

院团委“豫见乡情”戏韵传新声中华文化传承团暑期赴洛阳送艺演出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7 19:49:4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821日,由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团委和学生党支部共同组建的豫见乡情戏韵传新声中华文化传承团队一行10人来到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开展送文艺下乡演出,并实地考察当地非遗项目与技艺传承基地,参观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在洛阳市瀍河区消防救援大队、瀍河区问礼街道办事处和小李村社区的大力支持下,送文艺下乡演出取得圆满成功,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洛阳行完美收官。

在小李村社区,实践团的同学们站上党建文化广场,又走进老年活动中心(室)为这里的居民送上精彩的戏剧戏曲节目,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来自2024级京剧表演专业的董贞利同学献唱了京剧梅派代表剧目《凤还巢》和《穆桂英挂帅》的经典选段《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声音通透,唱腔婉转,曲调悠扬,令人回味无穷。

来自2023级表演(戏曲方向)专业的杨鑫淼、周寒汐两位同学联袂送上豫剧常派经典剧目《抬花轿》的著名选段《长空雁过声啾啾》,曲调深情婉转,热闹祥和,把豫剧常派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同时还唱出了人们对家庭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在京剧《天女散花》选段中,杨鑫淼同学手挽水袖盛装登场,她的舞姿优美且轻盈如风,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满堂喝彩。

来自2024级豫剧表演专业的王帅奇同学带来的节目《军民鱼水情》讲述了一段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事迹,他以动情的演唱和饱满的情感诠释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深刻内涵和价值。随后,他又带来的精彩节目《齐天大圣》将现场演出推向了高潮,唱念做打间尽显传统戏曲文化的新时代活力和风采。

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的同学们不仅为社区居民带来了精彩丰富的节目演出,还在现场介绍和传播戏曲文化知识,如来自2024级表演(话剧与影视)专业的赵靓彤同学就以戏曲中常见的扇子为例介绍了折扇、团扇、羽扇的类型和动作技法并在现场做了示范,而来自2023级绘画(化妆造型方向)专业的郭泓言同学则是在现场精心为孩子们设计戏曲妆容。

团队成员最后带来了集体合唱节目《武家坡》并与瀍河区消防救援大队、瀍河区问礼街道办事处、小李村社区的工作人员、居民还有孩子们一起动情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整场演出在嘹亮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822日上午,我院社会实践艺术团成员受邀走进洛阳瀍河区消防救援大队参观、学习与交流,实地了解消防员日常训练并体验消防员生活。消防队员们向我院师生详细介绍了救援专用车辆的功能和承担的救援任务,展示了各种救援专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邀请同学们登上消防车、穿上消防服,亲身体验和感受消防员日常训练的辛苦。交流结束后,为表达对消防员的感谢和敬意,同学们现场为消防员演唱京剧、豫剧等经典选段和表演水袖,受到了消防员的热烈欢迎。

在为期两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暨送文艺下乡演出期间,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的同学们还走进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孙清娃探铲厂,实地了解非遗技艺洛阳铲的历史起源、制造工艺、类型功能并实地体验洛阳铲的使用技巧。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同学们参观了天下河洛 大都惟中汉魏经典 魂脉融合千秋创举 世界大同三大陈列展厅,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和指引下,同学们在一件件承载文明记忆的珍贵文物前驻足观摩,深刻领略了汉魏洛阳故城作为当时世界第一大都会、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恢宏气象与文明盛况,真切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下基层,进社区,到群众中去,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积极组织并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通过主动走出去把优秀的戏剧戏曲节目唱给群众听,丰富了社区文化,拉近了干群关系,提升了群众艺术素养,助推地方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唱嘞可好听,恁嘞节目真接地气。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暨送艺下乡演出也进一步向社会各界展现了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在戏剧戏曲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丰硕教学成果,同时还增长了学生实践经验,推广了戏剧戏曲艺术,生动展现了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社会服务职能,也极大推动了戏剧戏曲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分享:

院团委“豫见乡情”戏韵传新声中华文化传承团暑期赴洛阳送艺演出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7 19:49:4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821日,由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团委和学生党支部共同组建的豫见乡情戏韵传新声中华文化传承团队一行10人来到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开展送文艺下乡演出,并实地考察当地非遗项目与技艺传承基地,参观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在洛阳市瀍河区消防救援大队、瀍河区问礼街道办事处和小李村社区的大力支持下,送文艺下乡演出取得圆满成功,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洛阳行完美收官。

在小李村社区,实践团的同学们站上党建文化广场,又走进老年活动中心(室)为这里的居民送上精彩的戏剧戏曲节目,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来自2024级京剧表演专业的董贞利同学献唱了京剧梅派代表剧目《凤还巢》和《穆桂英挂帅》的经典选段《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声音通透,唱腔婉转,曲调悠扬,令人回味无穷。

来自2023级表演(戏曲方向)专业的杨鑫淼、周寒汐两位同学联袂送上豫剧常派经典剧目《抬花轿》的著名选段《长空雁过声啾啾》,曲调深情婉转,热闹祥和,把豫剧常派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同时还唱出了人们对家庭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在京剧《天女散花》选段中,杨鑫淼同学手挽水袖盛装登场,她的舞姿优美且轻盈如风,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满堂喝彩。

来自2024级豫剧表演专业的王帅奇同学带来的节目《军民鱼水情》讲述了一段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事迹,他以动情的演唱和饱满的情感诠释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深刻内涵和价值。随后,他又带来的精彩节目《齐天大圣》将现场演出推向了高潮,唱念做打间尽显传统戏曲文化的新时代活力和风采。

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的同学们不仅为社区居民带来了精彩丰富的节目演出,还在现场介绍和传播戏曲文化知识,如来自2024级表演(话剧与影视)专业的赵靓彤同学就以戏曲中常见的扇子为例介绍了折扇、团扇、羽扇的类型和动作技法并在现场做了示范,而来自2023级绘画(化妆造型方向)专业的郭泓言同学则是在现场精心为孩子们设计戏曲妆容。

团队成员最后带来了集体合唱节目《武家坡》并与瀍河区消防救援大队、瀍河区问礼街道办事处、小李村社区的工作人员、居民还有孩子们一起动情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整场演出在嘹亮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822日上午,我院社会实践艺术团成员受邀走进洛阳瀍河区消防救援大队参观、学习与交流,实地了解消防员日常训练并体验消防员生活。消防队员们向我院师生详细介绍了救援专用车辆的功能和承担的救援任务,展示了各种救援专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邀请同学们登上消防车、穿上消防服,亲身体验和感受消防员日常训练的辛苦。交流结束后,为表达对消防员的感谢和敬意,同学们现场为消防员演唱京剧、豫剧等经典选段和表演水袖,受到了消防员的热烈欢迎。

在为期两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暨送文艺下乡演出期间,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的同学们还走进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孙清娃探铲厂,实地了解非遗技艺洛阳铲的历史起源、制造工艺、类型功能并实地体验洛阳铲的使用技巧。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同学们参观了天下河洛 大都惟中汉魏经典 魂脉融合千秋创举 世界大同三大陈列展厅,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和指引下,同学们在一件件承载文明记忆的珍贵文物前驻足观摩,深刻领略了汉魏洛阳故城作为当时世界第一大都会、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恢宏气象与文明盛况,真切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下基层,进社区,到群众中去,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积极组织并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通过主动走出去把优秀的戏剧戏曲节目唱给群众听,丰富了社区文化,拉近了干群关系,提升了群众艺术素养,助推地方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唱嘞可好听,恁嘞节目真接地气。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暨送艺下乡演出也进一步向社会各界展现了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在戏剧戏曲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丰硕教学成果,同时还增长了学生实践经验,推广了戏剧戏曲艺术,生动展现了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社会服务职能,也极大推动了戏剧戏曲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