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正文

光影铸魂 青春报国——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联合河南省科学技术馆举办师生专场观影活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19 17:08:38

为深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与爱国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日,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党群工作部、学生工作部联合河南省科学技术馆举办“光影铸魂,青春报国”师生专场观影活动。这是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创新课堂思政教学模式,提升思政教学效果,扎实推进思政教学走深走实的新举措、新探索。

党群工作部副主任张相涛,团委负责人韩镇,学生党支部书记周晓林,学院首批17名预备党员、15名新团员代表,2025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20名新生、戏剧影视文学专业30名新生以及豫剧表演专业27名新生共同参与此次活动。河南省科学技术馆副馆长丁文萍,办公室主任张凯亲临现场,参加活动。

微信图片_20250926185837_336_2

图片

微信图片_20250926185841_337_2

微信图片_20250926185540_333_2

随后,全体师生共同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影片通过七个经典历史瞬间,以小人物视角展现大时代变迁,生动诠释了个人与祖国之间密不可分的情感联结,传递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与时代担当精神,让在场每一位师生都受到了强烈的思想触动与精神洗礼。观影结束后,师生们围绕影片内容踊跃分享感悟,现场氛围热烈。

微信图片_20250926190739_339_2

2025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燕宏宇率先发言:“看完电影我深刻明白,爱国从不是空想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锤炼专业技能,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像影片中为国家奉献的每一个普通人——林志远以严谨务实保障开国大典电动升旗成功,高远以坚定信念助力原子弹爆炸,他们虽平凡却以生命践行使命。我们也要以这样的觉悟,成长为可堪大用的优秀人才,回报祖国培养。”

微信图片_20250926190742_340_2

2025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学生付家豪则从专业视角解读影片:“影片的视听语言与叙事设计极具巧思。第一个板块中,林治远与老杜初次见面时‘作揖对敬礼’,结尾时却‘敬礼对作揖’,这种首尾呼应的转变,巧妙传递出‘只要为国奉献的初心一致,便无‘秀才遇兵’的隔阂’这一主题。同时,影片以时代大事件为背景串联故事,也启发我们:无论在创作还是人生中,只有将个人命运融入时代浪潮,生命与作品才能更丰富、更深刻。”

微信图片_20250926190745_341_2

2022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王远航结合大学生身份谈道:“影片中不同岗位的人物都在以己之力奉献祖国,而我们大学生的‘岗位’,就是书桌前的学业与校园里、社会实践中的成长。践行爱国情怀无需宏大叙事,做好‘基础题’,课堂专注听讲、排练室刻苦打磨,把专业学扎实;答好‘实践题’,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关注社会议题,用行动传递温暖,并且尊重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价值观。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入日常每一次努力,就是青年最生动的担当。”

微信图片_20250926190748_342_2

2025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陈格则以“家国情怀”概括观影感受:“影片里的‘小角色’们,用‘舍小家、为大家’的选择,在幕后扛起责任——从航天伟业、原子弹研发,到国旗升旗的精准计时,正是无数人负重前行,汇聚成国家建设的磅礴力量。作为未来的文艺工作者,我们更应在学习中砥砺自我,像影片主人公一样,将家国情怀贯穿始终,为文艺事业、为国家发展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结束后,张相涛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涵育深厚爱国主义"为主题给学生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他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以国家富强为念,以人民幸福为盼,忠心爱国、矢志报国,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在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展现人生风采”。这一解读帮助学生们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思考,深刻理解了“小我”与“大我”的辩证关系,坚定了“四个自信”。

微信图片_20250926191418_347_2

微信图片_20250926191421_348_2

微信图片_20250926191415_346_2

此次活动是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推进思政教育创新的重要实践,不仅让师生们在光影中重温历史、感悟爱国精神,更以沉浸式体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后,学院将继续探索“思政+场馆”“思政+艺术”的融合路径,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的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书写报国华章。

分享:

光影铸魂 青春报国——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联合河南省科学技术馆举办师生专场观影活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19 17:08:38

为深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与爱国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日,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党群工作部、学生工作部联合河南省科学技术馆举办“光影铸魂,青春报国”师生专场观影活动。这是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创新课堂思政教学模式,提升思政教学效果,扎实推进思政教学走深走实的新举措、新探索。

党群工作部副主任张相涛,团委负责人韩镇,学生党支部书记周晓林,学院首批17名预备党员、15名新团员代表,2025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20名新生、戏剧影视文学专业30名新生以及豫剧表演专业27名新生共同参与此次活动。河南省科学技术馆副馆长丁文萍,办公室主任张凯亲临现场,参加活动。

微信图片_20250926185837_336_2

图片

微信图片_20250926185841_337_2

微信图片_20250926185540_333_2

随后,全体师生共同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影片通过七个经典历史瞬间,以小人物视角展现大时代变迁,生动诠释了个人与祖国之间密不可分的情感联结,传递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与时代担当精神,让在场每一位师生都受到了强烈的思想触动与精神洗礼。观影结束后,师生们围绕影片内容踊跃分享感悟,现场氛围热烈。

微信图片_20250926190739_339_2

2025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燕宏宇率先发言:“看完电影我深刻明白,爱国从不是空想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锤炼专业技能,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像影片中为国家奉献的每一个普通人——林志远以严谨务实保障开国大典电动升旗成功,高远以坚定信念助力原子弹爆炸,他们虽平凡却以生命践行使命。我们也要以这样的觉悟,成长为可堪大用的优秀人才,回报祖国培养。”

微信图片_20250926190742_340_2

2025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学生付家豪则从专业视角解读影片:“影片的视听语言与叙事设计极具巧思。第一个板块中,林治远与老杜初次见面时‘作揖对敬礼’,结尾时却‘敬礼对作揖’,这种首尾呼应的转变,巧妙传递出‘只要为国奉献的初心一致,便无‘秀才遇兵’的隔阂’这一主题。同时,影片以时代大事件为背景串联故事,也启发我们:无论在创作还是人生中,只有将个人命运融入时代浪潮,生命与作品才能更丰富、更深刻。”

微信图片_20250926190745_341_2

2022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王远航结合大学生身份谈道:“影片中不同岗位的人物都在以己之力奉献祖国,而我们大学生的‘岗位’,就是书桌前的学业与校园里、社会实践中的成长。践行爱国情怀无需宏大叙事,做好‘基础题’,课堂专注听讲、排练室刻苦打磨,把专业学扎实;答好‘实践题’,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关注社会议题,用行动传递温暖,并且尊重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价值观。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入日常每一次努力,就是青年最生动的担当。”

微信图片_20250926190748_342_2

2025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陈格则以“家国情怀”概括观影感受:“影片里的‘小角色’们,用‘舍小家、为大家’的选择,在幕后扛起责任——从航天伟业、原子弹研发,到国旗升旗的精准计时,正是无数人负重前行,汇聚成国家建设的磅礴力量。作为未来的文艺工作者,我们更应在学习中砥砺自我,像影片主人公一样,将家国情怀贯穿始终,为文艺事业、为国家发展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结束后,张相涛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涵育深厚爱国主义"为主题给学生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他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以国家富强为念,以人民幸福为盼,忠心爱国、矢志报国,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在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展现人生风采”。这一解读帮助学生们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思考,深刻理解了“小我”与“大我”的辩证关系,坚定了“四个自信”。

微信图片_20250926191418_347_2

微信图片_20250926191421_348_2

微信图片_20250926191415_346_2

此次活动是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推进思政教育创新的重要实践,不仅让师生们在光影中重温历史、感悟爱国精神,更以沉浸式体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后,学院将继续探索“思政+场馆”“思政+艺术”的融合路径,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的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书写报国华章。

分享